撥弦樂器與笛類樂器,一弦一管,歷史都非常悠久,跨越的地域也非常廣。在歐亞大陸上,從西端伊比利半島的吉他、魯特琴到中亞的烏德琴,再到東亞的琵琶,在不同的環境下,撥弦樂器的外型與聲響發展出許多差異。經絲路傳入中原的琵琶逐漸常出了自己的樣貌,更遠傳到日本、韓國、越南等地,雖都是琵琶,但在大同之中也有小異。歷經時代的變遷,出現了許多改變,即便是國樂琵琶本身,也有所謂傳統與現代琵琶的差異,呈現出不同的音色與審美風格。
目前在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擔任琵琶助理教授的蘇筠涵是年輕一輩的琵琶演奏好手,第一張琵琶音樂專輯《迴.聲》入圍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專輯獎。將引領大家穿越琵琶的歷史長河,從傳統絲絃琵琶到現代國樂琵琶,解析這種樂器的剛柔之美。蘇筠涵將示範多種琵琶技巧,如推、拉、打、帶起、煞音等,通過經典曲目如《十面埋伏》、《小月兒高》、《獅子滾繡球》、《春雨》的欣賞,幫助聽眾深入了解琵琶音韻的剛柔並濟。此外,講座還將介紹不同弦材所產生的聲音差異,並探討這些差異在審美上的體現。透過蘇筠涵的介紹,聽眾將能更深入地理解琵琶的多樣音韻與獨特魅力。
【曲目】
《十面埋伏》古曲、浦東派傳譜、林石城整理
曲譜初見於清華秋蘋《琵琶譜》上卷,屬於北派樂曲,為著名的琵琶大套武曲,為多段體結構,又名《淮陰平楚》,以垓下之戰楚漢相爭的歷史為題材,為正調定弦,定調了漢軍之勝利與榮耀。浦東派傳譜盡顯其特色指法與對於左右手技法與指力的講究與要求,以琵琶各式聲響具象地描繪了戰爭場面,樂曲可分爲十八段,三大部分:(一)戰前:列營,擂鼓,掌號,放砲、吹打開門,點將,排陣(二)交戰:埋伏,小戰,大戰,吶喊,重圍,傳號(三)戰後:敗北,鼓角聲,烏江,奏凱,收陣回營。
《小月兒高》瀛洲古調、劉德海演奏譜
《小月兒高》是一首崇明派小曲,最早見於1916年沈肇州編印的《瀛州古調》,是一首典型的民間《八板》變奏而成的六八板小曲。樂曲小巧玲瓏,結構精細,曲調古樸,清新典雅,描繪出月兒掛在天邊的夜景,悠深而美妙。
《獅子滾繡球》 瀛洲古調、劉德海演奏譜
《獅子滾繡球》同樣是《瀛洲古調》中的一首,描寫民間表演獅子舞的情景,經過劉德海先生再次整理和改編的《瀛洲古調》,其音樂更為流暢,節奏更為多變,音色變化更為豐富,運用多樣的琵琶技法立體刻畫出活潑熱鬧的景象。
《春雨》朱毅、文博曲
《春雨》是近現代琵琶作品的代表作,描繪著春天雨水滋潤萬物、生機勃勃的情景。樂曲不僅將琵琶演奏中最有特點的輪指技法發揮到了極致,素材來自蘇州彈詞,靈活運用了「推、拉、吟、揉、打、帶」等琵琶左手潤色技巧,還吸收吉他的演奏技法、分解和弦等,旋律富有江南風格、平穩流暢,極富新意。
與一些隱藏版曲目
Copyright © 2023 yunhansu — All rights reserved。
提供者:GoDaddy